• 实拍200年济宁嘉祥跑竹马艺术:在保护中传承
  • 资讯类型:政策法规  /  发布时间:2015-03-05  /  浏览:2462 次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古时有扎制竹马让儿童骑着玩耍的传统,作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嘉祥村跑竹马艺术,在沉寂28年后又焕发出新的风采,让非遗艺术在当代得以传承发扬。

  随着场上大鼓敲响,传统剧目《昭君出塞》正式上演,八个骑马者、一个为王昭君牵马的马童相继登场,马上的人作催马驰骋姿态,而跑马姿势有前踢、后蹬、失蹄和蹲步,时而疾驰,时而缓行,舞姿细腻,唯妙唯肖,变化无穷。整个舞蹈要变换八种阵势,分别由八个表演者领舞,场上每个动作的精彩呈现都离不开嘉祥村竹马艺术传承人张福运和队员们的努力,通过对古时唱本的潜心研究,才把这门艺术继承了下来。

  嘉祥村竹马艺术班队员夏香菊说:”排练了十多天,活动着玩呗,俺都喜爱这个活动,愿意学。“

  嘉祥村竹马艺术传承人张福运说:”我们嘉祥村的跑竹马,已经将近有200年的历史了,最早起源于道光年间,直到现在我是第八代传人,那时候跑竹马的我才20多岁,老少爷们过了年的时候没有别的娱乐场所,也没用电影电视的,都挤到打麦场里都看跑竹马的,那时候挤的人山人海的挤不动。“

  据了解,2006年嘉祥村跑竹马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柳子戏、传统戏服和竹马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已传承了200余年,早在清代就有了这项传统艺术,每逢春节和正月十二、正月十六的时候,竹马班都要跑起竹马,热热闹闹的庆祝一番。

  嘉祥村村民告诉记者:”以前见过,那是俺村里第一次跑,从前的老人都跑过了,现在失传了将近20年了,现在又重新拾起来了。“

  嘉祥村竹马艺术传承人张福运说:”竹马活动将来我想着,就是找一批,年轻的有文化的,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广大,一辈辈的传下去。“

  跑竹马既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具有独特的表演技巧,且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跑竹马经常出现在重要节庆民俗活动中,为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嘉祥县文广新局社会文化艺术科科长梁海涛说:”跑竹马是我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一直处于濒危状态,近期我局帮助嘉祥村的竹马老艺人对项目进行抢救保护,购置服装道具,吸收年轻人参加,由老艺人传授技艺,把跑竹马传承、发展下去。今后我局还将多措并举,使我县更多的优秀非遗项目得到进一步继承、弘扬。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嘉祥房产网 www.jxfc8.com Copyright 2014-2020 嘉祥房产网 版权所有
嘉祥房产网运营中心:山东省嘉祥县 嘉祥购房QQ群:364259691
网站客服QQ:2726242989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7-6229376 举报邮箱:ytzwgk@ji.shandong.cn
浙ICP备2020018941号
回顶部